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为何日本企业1000年不倒?
添加日期:2015-06-10   编辑:cheng   来源:本站   阅读次数:7120
 “专注”
    为很多日本企业所坚守推崇。日本东丽株式会社,这家成立于1926年的综合化学公司却和国内很多名企不一样,发展历史近百年,拥有上千亿人民币规模,却只专注于生产纤维制品,并坚持以这个为主营业务而近百年不变。东丽董事村上先生曾说,东丽“专一”且不断创新,他们一方面坚持主业不变,同时也随着科技发展每年大量的投入创新科技研发,从纤维为基础产品衍生出许多新产品,包括碳纤维用于飞机制造。
    而在半兵卫麸和龟甲万,也是这种专注的精神,300多年走过来,这两家都只做一个产品,半兵卫做麸,龟甲万做酱油,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市场发生什么变化,做好吃的麸,酿美味的酱油,从未改变。
    做轴轮传输带的锅屋也同样如此,虽然已经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但这家企业规模并不大,一年只有3个多亿人民币的销售额,在他们的发展理念中,似乎并不是大而全才是发展出路,而是专注、求精,在某一个领域做到最好。
    或许真的就是这样,专注才能极致,做任何事情,只有深入去做了,认真去做了,你才能摸透其中的门道和奥妙,才能对所做的事情心存敬畏,对所得到的回报心怀感恩,也只有这样才能不畏艰难,在挫折与失败中不断前行。

“传承”
    半兵卫麸的家训令人印象深刻——“先义后利,不易流行”,“先义后利”相对比较好理解,“不易流行”,是“变”与“不变”的关系。“不易”即传承。 在日本,这些百年老店以前传承的可能只是一门手艺,发展到现在,具有一定规模以后,他们传承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和文化。
    仁义礼智信。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企业很多东西都可能变,唯独坚守的信念和价值可以不断传承,沉淀成企业文化,形成文化基因。日本百年企业,大多数都是死过几次,涅槃重生。这样对日本企业来说,他们很清楚真正能够持续起作用的,不是现在的规模、技术和产品,而是要拥有不断勇猛精进的人。这就需要注入公司一种勇猛精进的基因或文化。这才是百年传承至关重要的部分。

“工匠精神 ”
    在日本,其实工匠精神更多地被称为“职人精神”。“职人”在日本是一个备受尊敬的称谓,所谓的“职人”,以前是指那些拥有精湛技艺的手工艺者被称为“职人”,现在,“职人”更代表着一种精神——“职人精神”,他们精益求精,坚韧不拔,守护传统并发扬传统。这些“职人”,他们往往都是终其一生只做某一件事,并讲究“术业有专攻”,一心一意,追求极致和卓越。
    今年春节,朋友圈“去日本买马桶盖”的传闻传的沸沸扬扬,而2014年,日本花王纸尿裤也一度被中国妈妈买的脱销,可见国内的用户对于日本产品品质的认可。这和民族感情无关,仅仅关涉产品。一块纸尿裤花王能做到极致,同样,一瓶酱油,龟甲万也同样是一心一意地去做,去尝试创新和改进。他们的工作非常细致,会围绕着酱油想尽办法来进行各方面的创新,例如将包装做成八角,因为这样可以节省空间;再比如将装酱油的瓶子做到最轻,因为这样可以省料,更方便运输。这种认真、专业的态度让人心生敬畏。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陷入一种认知误区,认为只有那些手指头稍微动一动就能让全球市场掀起波浪的大企业才是佼佼者,是万众瞩目的明星。而事实上,这种企业全球也就那么几家。很多曾经的明星企业往往陷入快速扩张或者多元化的困境而昙花一现,也有因缺乏自我颠覆的勇气而退出时代浪潮,这些企业曾在人类的商业文明史留名,但终究还是没落。 
    作为中小企业,大企业的成功我们无法企及复制,它们的没落也只能令人扼腕叹息。而日本的这些长寿企业提供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参照,它们也曾经经历各种困惑,面临被破产的命运,甚至不知“死”了多少次,但是它们都能坚持下来,从残酷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不求大、不求多,只求精益求精经营好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让企业的文化基因得以传承。
    由此可见无论是艰难的创业期,还是快速的成长期,专业专注做好一件事,扎扎实实的,精益求精、追求品质的工匠精神,把自己做好,是企业能够传承且经久不衰的法宝。
上一条:没有上一条记录了         下一条:空气净化器修订新国标 企业发展新机遇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收藏此页